|
今年5月,在第十五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的一处展台里,摆放着一把闪烁着刺眼寒光的长剑,剑身青光锃亮,寒气逼人,引人注目。剑身上方还有如同水银一般的古字写着“湛卢”二字。这把湛卢云龙剑在博览会崭露头角,最终获得第十一届篮球比分直播: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大赛银奖,而它的铸造者就是篮球比分直播: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湛卢宝剑铸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南平市工艺美术大师范志华。 第十五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湛卢宝剑展区。受访者供图 有着千年美名的南平市湛卢山是湛卢宝剑的发源地,春秋时期,欧冶子在此铸得号称“天下第一剑”的湛卢宝剑。传闻,此剑可让头发及锋而逝,铁近刃如泥,举世无可匹者。至今,湛卢山下依然流传着许多关于宝剑的历史传说。 五尺童子的木剑 铸剑师范志华。陈伟凯摄 出生在松溪县城北门的农家小孩范志华,打小听闻着这些神奇传说,背诵着杜甫的“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卢”、李白的“空余湛卢剑,赠尔托交亲”等诗句,幼小的心里埋上了一颗向往的种子。 景仰欧冶子,喜欢湛卢剑,像所有喜欢刀剑的男孩儿一样,范志华的童年总是和伙伴们打闹,手里那只短小粗糙的木剑就是他还未察觉的梦想。 范志华展示湛卢宝剑。郑正华摄 木剑粗糙易折,没多久就坏了,后来他用毛竹做剑,毛竹坚韧不易断,这给童年的范志华开启了铸剑的第一课:好剑得要好材料。 “后来,一有空我就去县里的铁匠铺,帮铁匠干干小活、打打下手。”看铁匠一下一下敲打着烧得通红的铁块,模样逐渐成型,范志华心里的那颗种子渐渐发芽。那时他想,以后自己能铸造一把剑就好了。 初出茅庐的铁剑 磨剑。受访者供图 年幼时期埋下的种子,终于在他17岁的那年生根发芽、破土而出。在问及为何选择铸剑时范志华连连摇头,他说:“我也不知道具体原因,就是很喜欢,打小就喜欢,说不清。”剑对他而言,是一种难以用言语厘清又无法割舍的情怀。 这样的感情并非所有人都能理解。俗话说“世上有三苦:打铁、撑船、卖豆腐。”但范志华二话不说,拎着行李就到杨振条那里学艺。“打铁是真的苦,每天要在900多度的炉子前烤着,一块十多斤的铁块要锻打上千下才能成型。”打铁时,范志华一手拉着风箱,时缓时急,另一手不停地翻着通红的铁块,一锤锤的锻造更是火花四溅,即使隔着裤子,依旧能感受到火花灼伤皮肤的刺痛。头几个星期,范志华手上的血泡就没好过,可放弃的念头从未有过,和他同期的师兄弟们接二连三地离开了,他是为数不多咬牙坚持下来的人。 捶打。受访者供图 打铁是一门手艺活,选料、加温、盯火候、锤打、淬火、磨口……除了工序繁杂外,最难的就是敲形这部分,一开始,范志华根本没法掌握铁锤的力道。他心里也急,就每天比师傅早上班两个小时,经常别人都下班了,他还在炉子前。经过不懈努力,范志华终于能精准地判断打铁力度和煅烧温度,形状各异的铁料在他手里“听话地”被打造成各种精美铁器。 回想起自己打造的第一把铁剑,范志华至今还能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激动心情。尽管对比师傅的精美手艺,它仍有许多不足与粗糙,但这一点儿都不影响他的快乐。 坚毅少年的宝剑 范志华展示湛卢宝剑。受访者供图 关于湛卢宝剑的传说众多而悠久,人们只知道它被几个帝王拥有,是权威瑞兆的象征。它的锻造技艺却遥远、无可追溯,以至于遗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1985年初的一天,美国华裔华人黎达冲从古籍中看到有关湛卢宝剑的记载,他抱着尝试的心情,投书松溪县政府。松溪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随即找到下属五金社的艺匠们。尽管师傅杨振条打铁铸刀剑技艺精湛,但对于“湛卢宝剑”这个活依然十分慎重。范志华心里清楚,湛卢宝剑虽坐拥“天下第一剑”的美名,可它的锻造技艺早已失传,目前根本没人知道“秘方”。 为了找到铸剑的精髓,杨振条让徒弟范志华到县文化馆、县政协翻阅了大量古代铸剑术的资料。在自家院子里垒起打铁的火炉,搭好棚子,摆上风箱,师徒几个围着炉子煅、铲、磨、刻、淬、嵌……滴滴汗水把一把把废剑摆上了成功的天平。 湛卢宝剑。受访者供图 经过4个月的努力,一把有着寒光闪闪、剑脊直挺的宝剑在小小的院子里诞生了。这一年,范志华22岁,重现天日的湛卢宝剑就像是对他当初奋不顾身选择铸剑事业的馈赠一般。 师徒二人把老祖先的传统技艺很好地保留下来,又用不同材料、锤打办法、淬火方式、磨光技术打出单剑、软剑、手杖剑、狮头剑、龙头剑等不同品种的剑,以此为创新锻造出更多的剑来。 而立之年的利剑 范志华与徒弟铸剑。受访者供图 此后,师徒二人携手创办了“篮球比分直播:松溪县湛卢宝剑厂”。尽管那时的范志华已经学成出师,但在带学徒这件事上却事事亲力亲为,不敢有丝毫松懈。 湛卢宝剑的锻造复杂,仅剑身部分就要经过28道工序。早晨七点半,范志华就和徒弟们生起火炉,在高温下折叠敲打,一打就是一整天。“人磨剑的锋利,剑磨人的耐心。”千万次的磨砺才能使宝剑寒光逼人,千万次的磨炼才能磨出一个匠人。范志华总是对徒弟这样说,但是却没有多少人能够坚持下来。 2001年,早年如火如荼的宝剑行业渐渐式微,县政府公开拍卖“湛卢牌”宝剑商标。范志华如愿以偿拍到了“湛卢牌”宝剑的商标专用权后,投入大量资金,为湛卢宝剑换“新装”,与市面上假冒伪劣的“湛卢剑”彻底划清界限。此时,他一门心思想要做好“湛卢剑”的品牌。 湛卢宝剑。松溪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尽管每年都从营业额中提出10%用于湛卢宝剑的宣传,但宝剑的效益仍然无法达到预期,提升宝剑的质量显得尤为必要。为此,范志华花了大量时间琢磨着如何将湛卢宝剑做得更好。最后,他将目光落在宝剑易生锈的问题上。这是范志华的“心病”,即便阅过无数古籍的他,也没能从先人的记载中得出答案。“虽然传承了古人锻造湛卢宝剑的‘秘方’,但宝剑易生锈这个问题难以攻克,如果我做到了,一定会让湛卢宝剑更上一层楼。”于是,范志华决定结合现代科学来解决这个问题,他去到各个高校学习金属学,虚心地向教授们讨教。 “为了找到合适的金属,我前前后后尝试了各种金属元素,最后确定了‘镍’。但金属的配比又是个问题,要反复试验才能找到最佳比例。”经过三年的学习研究、反复地锻造试验,范志华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法。因此,湛卢宝剑质量和价格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卖得最贵的收藏剑价格高达五六万元,中等剑价格一般也在几千元左右。 武夷学院学生参观湛卢宝剑文化展示厅。受访者供图 至此,范志华才真正地将“湛卢剑”的品牌做活了,他的产品销售至世界各地,犹如利剑一般屹立于万千刀剑之上,与九龙窑珠光青瓷、松溪版画一起,被纳入“松溪三宝”。 如今,年近六旬的范志华依然积极参加各种博览会,为福州大学的学生演讲,他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湛卢宝剑、了解湛卢宝剑。纵观一生,铸剑贯穿了他迄今为止的整个人生,尽管其中的艰辛与困难不为人道,但他仍然乐在其中。范志华说,参与湛卢宝剑的重现、做活湛卢宝剑的品牌,是他这辈子最骄傲的事。(本网记者 肖练冰 郑正华) |
有着千年美名的南平市湛卢山是湛卢宝剑的发源地。春秋时期,欧冶子在此铸得号称“天下第一剑”的湛卢宝剑。至今,湛卢山下依然流传着许多关于宝剑的传说。
由于历史变迁,湛卢宝剑及铸造工艺失传。直至1985年,松溪艺匠们根据史料,整理、研究、挖掘传统工艺,使失传已久的古剑重放光彩。为做好“湛卢剑”的品牌,范志华攻克了宝剑易生锈的难题,并通过参加博览会、开课入校园的方式,力争让更多的人知道湛卢宝剑、了解湛卢宝剑。
“人磨剑的锋利,剑磨人的耐心。”——范志华